王中华:辽宁省教学名师、省学科带头人、市首席教师
作者:[db:作者] 日期:2021-01-08 00:00:00  发布人:admin2  浏览量:3208 打印本文

wzh1.jpg

     王中华 辽宁省教学名师、数学学科带头人、鞍山市首席责任教师、教育硕士
     现任鞍山一中校长

    

      王中华,一九九六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在一中工作以近十五个年头,班主任工作七年,从2002年起历任年部主任、教务科副科长、团委书记等职务,先后获得鞍山市园丁创业能手、鞍山市优秀青年教师、鞍山市特色教师、鞍山市数学首席教师等荣誉。他所教授的006班、016班、025班、046班的学生高考成绩均列年级的前列;在他配合教学校长主抓的04届、07届、10届学生,在高考中都取得的优异的成绩。

    他继承了鞍山一中优秀教师的光荣传统,把“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真谛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作为个人教学的座右铭,无时不激励他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

    1、科研先行勇于创新

    走入鞍山一中的校园,看着勤勤恳恳、诲人不倦、无怨无悔的一中人和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多才多艺的一中学子,总是庆幸自己能够在这样的一所名校中工作生活。但是“我在这所学校中承担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怎样做才能不辜负一中教师期望?”这一问题时常困扰着他。又是一中领导老师给他了答案:一中人不能只扛一中的荣誉,更应该以自己的行动为一中再添亮丽色彩。于是在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的基础之上认真备课,作到每节新课书写详案的同时,积极将自己再次投入到书本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中学生青春期心理特点。为了增强自己教育教学理论,于一九九九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又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课程学习。先后几次自费回到长春母校和老师面对面的请教、交流,常常是周五晚上放学之后坐火车去,周日晚上坐半夜的火车回到鞍山,以便不耽误周一的工作。二零零二年经过努力他以优异的表现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取得了硕士学位,所写论文并被评为东北师范大学优秀论文。

    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只是空谈,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毕是事倍功半。他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撰写论文和参加科研研究。先后有《新课标算法概念课程目标的教学》、《数列的复习策略和技巧》、《注重心理体验、促进思维发展》、《一道武汉调研考试题的解后反思》等文章在国家级期刊数上发表,十余篇论文或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级奖励;同时参与《金太阳考案数学(理科)》、《名师伴你行》(高三数学);《单元双测》(高中数学)修订工作等等。

    正是在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下,他所带的006班的数学成绩高中三年一直名列年级前茅;在高三时后接手的016班、025班在高考中年级第一的好成绩;作为科任教师所教的046班、074班、102班高考中也取得了普通班第一的好成绩。

    2、德育教育继承创新

    2010年9月以来,王中华同志担任学校教学副校长,在校长的领导下,抓好主管的学校的德育、信息中心、高一、二年级的教学工作等行政管理工作。他一方面利用自己长达15年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的学生教育管理经验,指导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将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细致划分,做到学校德育工作时间上和地域上全覆盖,学校的德育工作围绕着“礼健智诚”的校训,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坚持“思想教育引领人、规章制度规范人、社会活动锻炼人”的工作态度,积极营造出优良的育人氛围。把鞍山一中的德育工作总结为明确一个目标、坚持一条主线、带好一支队伍的“三一”工程。教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是使是他的育人的格言。以一颗火热的心,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影响、教育学生。不管在什么场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从教以来,始终如一地坚持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班,尽全力为学生服务。

    1)、明确一个目标:学生最终的培养目标是“礼健智诚”的学生

    树立“大德育”观念,积极构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德育工作的开展,以“体验德育”为途径,高一年级开展学军教育,深入部队对高一新生进行规范教育、意志品质的锻炼、爱国主义的培养;高二年级进行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了解国家改革和社会现实,从而改变学习方式;高三则围绕理想前途进行教育,这些活动深受学生欢迎,教育深入有效且成绩突出。

    作为辽宁省首批首家示范性高中,担负着实验和示范的双重任务,因此,如何以学生民主化自我管理为新的突破口,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示范高中学生特点和本校特色的学生管理新路,提高德育实效,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了他们亟待着力研究的重要德育课题。在继续抓常规管理基础上,逐步梳理出在学校职能科室师指导下的“班级自我管理、宿舍自我管理、学生社团自我管理”的管理方式,使管理重点更加突出。打破学生会干部使用的终身制,有意识安排学生干部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打破学生会干部使用的终身制,有意识安排学生干部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

    2)、坚持一条主线:德育课程化的主线

    德育工作既需要继承又需要根据实际进行创新。现阶段就是要将鞍山一中的德育工作进行课程化的创新,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家长明确活动的意义及目的达成的途径。比如高一年级的军训设计就包括: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对象、主要内容)、课程实施、总结反馈五部分组成。这条主线由明暗两条线组成:明线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校园活动和自主的组织学校的各项活动;暗线是学校在学生每个阶段有相应的主题的德育课程:高一规范行为养成,高二感恩教育,高三意志品质教育。

    3)、带好一支班主任队伍

    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使班主任能适应社会对跨世纪人才的需要。班主任的培养必须坚持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统一提高的原则,既重视教学与管理业务素质的培养,又不忽视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因此,首先把好班主任入口,选合适的教师担任担任班主任工作;其次,围绕着辽宁省部分示范性高中协作体德育研讨活动不断培养和锻炼班主任队伍,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班主任培养机制;第三,开展班主任论坛交流班级建设经验,做好经验的交流与传承

    3、教学管理求真务实

    鞍山一中现有教职员工248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21人,市首席教师26人,高级教师112人,全校有64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学校现有在校生近2700人,56个教学班。基于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专业知识的特点,制定了教师发展的一个中心、两个方面、三个途径。

    1)一个中心: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追求高效课堂

    鞍山一中是一所有着优良的教研传统的学校。“讨论式学教学法”获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在中英两国教育新方法研讨会上发言交流,受到关注;“两个为主的教学原则的应用”在全国中学化学教学会上答辩交流;“年段教学法”体育教改实验在“全国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效益研讨会”上作观摩表演等等。在继承中不断丰富是王中华同志教学管理的核心。不但自己深入教学一线整理教师中的教学经验;而且组织备课组开展组内校内的公开课,供全校教师研讨、借鉴和推广。

    2)二个方面:校内研讨和外出学习相结合

    他积极督促各教研组制定一个学年的教学进度计划和一个学期教学计划,并且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落实情况及需要,能及时解决和纠正教学方向的相关问题。精心组织备课组长通过集体的力量精选、精编高质量的学生学生作业。根据高二年级的学业水平测试,积极组织学科研讨,调配师资力量,安排学科课时,保证学生顺利通过测试。将集体研讨的要求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落到实处,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

    他认为学校最好的投资就是师资培训。围绕“全国部分重点高中实验中学协作校”、“三省四校公开课”、“三省十二校科研协作体”、“辽宁部分重点高中协作体” 不断组织教师外出上课、学习和参观,并将其常态化。

   3)三个途径

    (1)课题引领、自主发展;

    按照学校十二五规划,围绕国家课题:体验德育,建树人格,和谐发展;省级:普通高中各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研究等课题,引导教师课题研究。并协调学校资源予以满足。

    (2)搭建平台、鼓励提升:

    搭建两个平台一是上学期以三省四校公开课和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协作校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校内选拔、自主的教学设计和学校的把关定向、活动后组内总结研讨相结合完整过程。充分发挥一中集体教研的优势,传承良好的教研风气;另一个是以校园开放日为主的面对协助校、全市教育同人和学生家长开放。内容是名师示范课,同课异构青年教师竞赛课;目的就是发挥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等名师的引领作用,促进全校教师专业发展。

    (3)青蓝工作、促进成长

    2010年,“青蓝工作室”把工作重心转向指导年轻教师专业听评课。至今,“青蓝工作室”共组织了十二次集体活动,举办了二次一项基本功大赛。“青蓝工作室”的集体活动,主要围绕着如何开展“课堂观察量表”听评课来进行。部分年轻老师先后上课,主动承担被测量的重任。其他同志通过不同的观察视角制作观察量表,成为观察行动的行动者。已进行的活动,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以及由此凸显出来的研究型特性和可以预期的巨大发展上升的空间。

    4、发挥名师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鞍山一中是辽宁省示范性高中,在辽宁省的基础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高中教育,王中华同志响应鞍山市教育局和鞍山一中的号召,积极参加对薄弱学校的支教活动中,先后到鞍山市新元高中、海城市析木中学、盘锦县大洼高中支教,在台安组织鞍山一中和台安高中高三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鞍山市第九中学在教学方面只要有需要,他就帮助老师联系参加学校内的教研活动、安排跟踪听课,为这些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王中华同志一直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个人的行为处事原则,饯行中国共产党员的荣辱观,给其他同志树立了榜样。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看到国人遭受如此大的灾难,他感同身受,先后为灾区捐助了二千余元;为了督促住校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他除了学校的正常夜间值班,还不定时间每周检查一次晚自习;即使在自己咽喉发炎,说不出话的时候,他依然坚守岗位,检查教学的各个环节,用笔记录下来,事后用嘶哑的声音与当事人沟通,用实际行动鼓舞了师生。

    对待较为陌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他也虚心学习、了解使用。在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积极协调各个教研组,组织教师整理和链接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借助数字化校园网改善教育教学的评价方式:比如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它包含有量化的评价如:学习成绩、出勤情况、作业情况等,又有质性的评价如:学习态度、心理健康水平等,在评价中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

    2010年,王中华同志不但负责10届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而且担当了高三党支部书记,他克服种种困难结合学校的统一布置,积极发展学生党员。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鞍山一中校党支部十分重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努力做好高中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高三党支部理所当然地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大事来抓。他认为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积极做好在中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提高人才质量、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措施。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旗帜”,代表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这些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很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中起到了中坚骨干作用。他带领支部党员同志针对学生中的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对申请入党的学生,建立党员联系人与申请入党人员的谈心制度,最终高三理科支部发展了方潇洋等十五名学生党员。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已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他常说:“我个人微不足道,工作是大家干的,荣誉是大家的”。在他身上闪现着一位普通教师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的追求。

核发:admin2 点击数:3208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