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个性化教育教学促进高中学生的心理潜能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作者:[db:作者] 日期:2010-04-13 00:00:00  发布人:admin2  浏览量:1346 打印本文
摘要: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开发和利用人类自身潜能的过程。大量事实表明,大多数学生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妥当的方法,所蕴藏的能量是可能被开发利用的,现代教师的职能应当包括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教学,其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心理渗透教育等,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烦恼和问题,对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自如的驾御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个性化  教育教学  心理潜能   一、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人脑还蕴藏着90%以上的巨大潜能亟待开发。如何开发人的潜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已是学校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人类自身或社会发展来说,大脑的潜能未被充分利用,的确是一种最大的资源浪费。 目前我国大部分家长顺应着应试教育的思路,只重视分数不重视智力、能力的开发,更不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结果造成学生盲目乱补课,越补越厌学,钱没少花,成绩总也上不来。一个人的能力包括许多,在这里我们把对人生最具影响力、决定性的能力归纳为:抉择能力、道德能力、策略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化解危机能力、判断风险能力、生活策划能力。这八种能力是决定人生的八种利器,它们能将一个有如拼图般的生活碎片粘连在一起,作为一种合力、智慧,去帮助学生迎接各种挑战。中学生时期,是一个人的身心发展的奠基时期,正确的个性化教育教学对于形成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 (一)、国家教育部文件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8月13号,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8月5号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标志着我们国家从教育的主管部门开始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而不只是一种号召。因此,在中小学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多元智力观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促进教师角色、教学方式的变革。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智力是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的产品的能力为核心,也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高低标准的。加德纳认为这九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必须实施个性化教学。多元智力观的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强调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使具有不同智力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好的教育。因此,教育呼唤个性的张扬。无个性即无人才,“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独创的精神”是未来一代生存的基本素质。教育不需要“克隆”,学校不能成为生物工厂,靠生产出一批又一批无个性、无特长的“标准件”学生过日子。 (三)、心理学家的研究 人脑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与银河系的星数大致相等,相当于140亿个高功能的电子计算机,可以贮存1015比特的信息量。现在一般人只使用了大约10%的大脑功能,绝大部分潜能尚待开发。20世纪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与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苏醒了一半。我们的热情受到打击,我们的蓝图没能展开,我们只运用了我们头脑和身体资源中的极小部分。”前苏联学者伊凡·叶夫里莫估计:“人类平常只发挥了极小部分的大脑功能, 如果人类能够发挥大脑一半的功能,将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到12个博士学位。”据说,最善于使用大脑的爱因斯坦也只使用了大脑潜能的30%。由此可见,人脑潜能很大,像个沉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在我国,人脑潜能开发研究也开始得到重视。据报载,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提高人口素质为宗旨的“中国2049计划”不久前正式启动。   三、实施步骤与原则 在开发学生潜能的方法、途径及策略上利用研究文献法、经验交流法、分析研究法;在试验过程上利用实验法;在实验结果上用心理测验对比法、学习成果对比法、家长教师观察评估法、学生自我评估法。 2005年9月制定实验方案;2006年3月——2009年3月为实验研究阶段,论证和修订实验方案,收集实验资料;2009年3月——2009年9月为总结阶段,整理分析实验资料,写出实验报告。 在实验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 1、参与性原则 2、主动性原则 3、开放性原则 4、创新性原则 5、系统性原则   四、实验的做法与成果 (一)、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课题组成员采取个人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探究、专家讲座观看等多种途径学习研究了如下专著: 《开发你的潜能——成功心理探秘丛书》作者:马志国 《问天之心——自我心理训练与潜能激活》作者:王峻 《改变心力——团体心理训练与潜能激发》作者:白羽 《开采未来:人的早期潜能开发及心理指导策略》作者:王玉玮 …… 另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还获取了一些学习材料进行学习,如 《开发潜能总述》 《三种学习境界》 《三种学习习惯》 …… 与此同时,在课题研究初期,课题组除了向文字资料学习以外,还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观摩,向兄弟学校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 此外,课题组还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到校讲学交流,与专家面对面对话,交流、探讨、促进课题组成员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 学习是课题研究初级阶段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它决定了教师理念的更新,决定了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基础,为课题的研究明确了指导思想。 (二)、个性化心理咨询中的潜能开发 本校设立了心理辅导室,每天利用中午和大课间等课余时间,由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值班,专门解答学生提出的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协助同学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学生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了解学生的各种能力,兴趣和人格性质,发现问题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创造和学习的潜能。 (三)、个性化学科教学中心理潜能的开发 利用各科学科教学开发心理潜能,将心理潜能的开发融入个性化教学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开发心理潜能。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潜能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我校教师都特别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而得到训练与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 (四)、个性化班级管理中心理潜能的开发 班级管理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见“事”不见“人”,以“事”为本,是教师强制管理的弊病。为了摆脱这种弊病,课题组的班主任采取个性化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发挥班主任的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构建起班集体的激励机制,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各班都能利用班会、自习课、文体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心理自我训练活动,如:写心里日记,办心理办报,排演课本剧,阅读心理知识有关书籍等。同学们在竞争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心理潜能开发 在教师和家长的心目中,优秀学生是最可爱的。他们思维活跃,上进心强,学习刻苦,成绩好,品德一般也比较好。但是,由于优秀学生长期处于优越环境,他们的缺点容易被教师和家长忽视,如果不注意纠正这些缺点,优秀学生也容易形成一些消极心理。据调查发现,优秀学生有7个不良的心理现象:①好器重,怕失宠;②好表扬,怕点名批评;③好逞能,怕示弱;④好为“头领 ”,怕当“平民”;⑤好表现,怕失去机会;⑥好嫉妒,怕别人超过自己;⑦好压低别人,抬高自己。因此,作为教师,要使优秀学生健康成长,必须从以下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 要引导优秀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 要把握好表扬的“度”。 要注意培养优秀生正确对待挫折。 要注意克服他们的虚荣心,培养他们的实干精神。 除了优秀学生,教师最先认识和最记得的就是品德不良的学生,或称之为“后进生”或叫“学困生”,还有人称之为差生。这些学生往往受到学校师生的轻视,在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调查研究发现,品德不良的后进生往往有如下心理特点: ①辨别是非能力差,意志薄弱。②心理脆弱,容易发生突变。③逆反和对抗是后进生的普遍心理状态。 针对他们的这些心理特点,对他们的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尊重品德不良后进生。 2.要善于发现、挖掘品德不良后进生的闪光点。 3.老师和家长要对他们有信心。   五、课题研究的启示与思考 1. 实验表明:在参加课题组教师所教的学生中,学习兴趣和动机有所增强,能够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学习,学习的自信心有所提高。 2.教师在课题实施中,教学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创新,运用个性化的方法促进了学生们心理潜能的开发。 3.本课题的研究需要相关的理论加以指导,目前在这方面尽管化了很多的时间去找,但还是欠缺,致使这些机制运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尚欠缺。在以后运用这些机制过程中需得到专家的进一步指导。
核发:admin2 点击数:1346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