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风雨90年
作者:鞍山日报 珊悦 日期:2013-03-01 17:25:00  发布人:admin2  浏览量:2043 打印本文

      一所中学的变迁,竟成为时代的一种记忆。
      1923年,“鞍山中学堂”在现今鞍山一中分校——馨园高中校址上成立。然而,这是一所日本人开办的学校,学生均为日本人。
      1945年光复后,为纪念母校清华大学,利用“鞍山中学堂”旧址,著名抗日将领孙立人创建“东北清华中学”,该校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育人方针,培养中国人自己的人才。
      1948年2月,鞍山解放后,“东北清华中学”与其他三所学校联合组成“新华中学”。形势变化中,一批师生投身革命。1950年,“新华中学”改名为“鞍山市第一中学”,1978年被确定为重点中学,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鞍山市“最知名的高中”。
     (小标)一所日本人的学校
      创建鞍山中学堂,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上个世纪初,中国东北是沙皇俄国的势力范围。为争夺对东北的控制权,1904年,日本与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开战,史称“日俄战争”,最终,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势力范围。1918年,日本人在鞍山成立了“鞍山制铁所”,近十万日本钢铁专家、技术工人、商人及其家属陆续迁移到鞍山。为了让这些日本人的子女“有地方读书”,“鞍山制铁所”决定在鞍山成立男生中学、在辽阳成立女子中学。1923年4月,鞍山中学堂成立,由于没有校舍,暂时借用鞍山富士高等小学(实验学校)的礼堂举行入学式。      
      真正动工兴建鞍山中学堂,是在1924年的夏天。据记载:“校舍采用日本著名学校的长处,结合中国东北的特殊情况,又参照美国中学的样式设计建筑而成的。”一年后,学校主楼建成,“为三层混合式建筑,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内部采用的是中间走廊、两边教室的格式,既考虑了造价,又考虑到多增加教研室。”
      主楼建成后,鞍山中学堂举行了隆重的迁入新校舍仪式。据鞍山一中存档的一份日文材料记载:仪式上,校长讲话,随后,大家高唱专门为新校舍谱写的歌曲:“像一座银山在大地上涌出的新校舍,美轮美奂巍巍耸立,在朝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被万人景仰……”随后,体育馆、游泳池、实习室、学生宿舍等附属设施相继建成。1935年,二层楼的学生宿舍投入使用后,住宿生达到136名,约在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鞍山中学堂的教学质量较高。据记载:“在当时,鞍山中学堂属辽南地区重点中学。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是较高水平的教育,毕业后可以出国留学。”在鞍山一中存档的日文材料上,记者查找到以下文字:“学校的舍监叫雄泽信一,他又是教育老师,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是有名的网球选手。英语老师叫北岛守,毕业于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庆应私塾。”简短的记述中,可以让人窥见到当时的师资水平。就连1946年任“东北清华中学”校长的王伯惠也曾这样评述“鞍山中学堂”:“据说,日本人原来在东北有两个最大、设备最完善的中学,一个是沈阳的南满中学、一个是鞍山中学堂……就鞍山中学堂而论,环境确是优良、设备堪称完备,举例说,我在内地,犹其是抗战八年之久的内地,就很少看见哪个中学有完美的游泳池、体育馆或者动植矿物的标本。”   
      鞍山中学堂开设国语、物理、地理、化学、历史、英语、军事教育课等,教员均为日本人,所招的学生也都是日本人。只有一次例外,1934年,中国人高兰赢、高兰洲兄弟二人入校就读。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两人的父亲是商会会长,与日本人关系密切。与此同时,鞍山中学堂还开设有剑道部、柔道部、水游部、体操部、排球部、乘马部、滑空班等多个业余兴趣班级。据记载:学校的橄榄球队,在1928年到1932年间,三次参加日本全国中学生橄榄球比赛。
      1945年光复后,鞍山中学堂解散。此时,鞍山中学堂已招收23期学生,人数约有1560名。 
      (小标)东北唯一一所“清华中学”
      1946年6月,国民党新一军进驻鞍山,“鞍山中学堂”成为新一军的军部。在这里,著名抗日将领孙立人将军见“鞍山中学堂”校舍完好,就决定利用“鞍山中学堂”旧址创办一所清华中学,以纪念母校清华大学。
      原来,1914年孙立人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留美预科,1923年,毕业后的孙立人赴美留学攻读军事。抗战期间,中国组建远征军,孙立人奉命率军打通中缅公路,歼灭日军10万人,被称为“东方的隆美尔”。多年的战火纷飞,没能磨灭孙立人对清华大学的深厚感情,他曾公开表示:“生我者父母,树我者清华”。因而,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清华校友先后在贵阳、重庆、成都、长沙四地创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中学”时,孙立人大为赞赏,并为我国第一所清华中学——贵阳清华中学捐款。加之,孙立人深刻感受到:“抗战期间所以会有许多出卖国家民族的汉奸,便是教育失败的结果、教育落后的表现。”他越发觉得:“为教育事业尽我一份力量,是不容推卸之义务。”
      于是,孙立人迅速联系清华校友贾幼慧、夏彦儒、谭广德、何永佶、高惜冰、李惟果,组成7人董事会,孙立人自任董事长。7位董事均为清华大学毕业生,均留学美国。其中,贾幼慧、夏彦儒、谭广德、何永佶四人正在军中任职,高惜冰时任安东省主席,李惟果时任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23岁的王伯惠被任命为校长。王伯惠,1923年生于四川,17岁考入西南联大(卢沟桥事变后,由迁至昆明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联合组建),后入中国远征军当翻译,结识孙立人。建国后,王伯惠成为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专家顾问组组长。
      在王伯惠的主持下,一批刚刚从中国远征军退伍的西南联大毕业生来鞍任教,这些人知识渊博、民主思想浓厚,这一强大的教师阵容在当时的东北十分罕见。学校最终定名为“东北清华中学”,关于校名,还有一段曲折。王伯惠回忆说:“当时定名为鞍山清华中学,我们提出是否改为东北清华中学,因为东北刚光复,正规的、有质量的中学为数不多,改名东北清华中学,更有利于面向全东北招收精英学子。孙立人觉得叫东北,名字起得太大,容易引人误会,而且难免还会有别的清华校友将来在东北别的地方创办清华中学。我说,自来清华是一家,如果别的清华校友要想创办,我们可以合办,也可以分校。这事孙未明确表态,我们就认为是默许了。”就这样,这所全东北唯一一所清华中学成立。
      东北清华中学在创办之初,得到了清华大学的鼎力支持。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特意给“东北清华中学”校报题写了报名,并同意东北清华中学“每年选拔优秀毕业生2至3名免考保送上清华大学”。孙立人也十分看好“东北清华中学”的发展前景,他曾兴奋地说道:“鞍山犹如美国的匹斯堡,将来必定会发展成为钢铁中心,需要大量建设人才。这个学校也要发展为如MIT(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那样的大学。”因此,他“申请了一大片土地,计划将来(把东北清华中学)发展成一所大学。他如退伍了,也来那里从事教育。”
      (小标)难忘的驴球赛
      1946年10月12日,“东北清华中学”开学,学校分设初一年级5个班、高一年级4个班,首届450名学生来自鞍山、沈阳、长春、北平等地。学校设施完备,设有阶梯式教室、标本教室、礼堂、游泳池、室内体育场等,在一份当年采购音乐器材的清单上,记者看到,仅世界著名唱片一项就分为“交响乐、音乐乐队、音乐会曲、弦乐四重奏、小提琴、大提琴、调琴、声乐、日本歌曲”等十多种。
      开学典礼当天,孙立人专程从长春警备司令任上前来参加,他讲述了清华大学的沿革和各地创办清华中学的情况,并宣布以“礼健智诚”为校训:“礼就是规规矩矩的行为。健就是健康。智,就是学问。诚就是诚实。”为何用此四字?孙立人表示:“我虽未尝做过教员,但我却看出了今日一般毕业学生的通病。第一是做人的修养不够,他们在学校里痛斥贪官污吏,毕业以后,则同流合污。这就是志节不够坚定的表现。第二是做事的体力不够。第三是不求实学。第四是虚伪不诚。这是我们教育上的重大缺陷,一定要加纠正。”
      学校成立后,继承了清华大学严格认真的教学作风和学术自由精神,时至今日,仍令许多当年就读于该校的学生们难以忘怀。
     “谭广德先生是驻校董事,约近50岁,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他担任我们班的英文教学。记得在学‘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谭先生特别欣赏林语堂先生在文章开头连用三个“It Was”,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康伣老师是闻一多的学生,她讲授朱自清的散文、闻一多的诗歌,既亲切又深刻,既讲课文的精华又介绍作者的身世、高尚品格,颇受同学们的欢迎。” 
     “各科老师教学方法也是新颖的,与其他中学有所不同。例如,教完一个单元即进行小测试,老师从不打分,只判对错号,让你自己再去考虑。这样做,去掉了我们畏惧大小考的紧张情绪,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记得每周上音乐课时,老师经常给我们放一些西洋古典音乐的唱片,还一边弹着钢琴,一边教我们唱休伯特的《小夜曲》、《猎夫之歌》,甚至教我们唱当时的《黄水谣》、《谁愿做奴隶》等进步歌曲。”
      “东北清华中学传承清华注重体育的传统,开学不久,便宣布下午下课后全体学生都上操场活动,为此,学校还到沈阳买来各种球类、田径用器材。买不到高低栏,就请体育老师画好图样,由木工自做使用。第二年学校举办一次秋季运动会……最后一项比赛是老师队的‘驴球赛’,18名老师分为两队,每人各骑一头毛驴,拿一把类似曲棍球式的球棍,打球、传球、进球。有趣的是这18头驴不通人性,你叫他往东,它偏西跑。老师骑在它们的背上,用脚跟踢用球棍赶,也不听,有的竟乱跑起来,有的被打激了,就啊-啊-嘶叫,一个叫,别的也有跟着叫。这场球赛把同学们乐得前仰后合。”
      “学校图书馆虽然面积不大,但藏书颇丰富,不仅有中外名著、通俗读物、各种期刊,而且还可以找到一些马列著作。同学们都愿光顾这块宝地。”
      “星期六是学生最向往的一天,学校经常在礼堂放映电影,多数是美国影片,没有翻译,听不懂,但大家全都来看。每当男女主角接吻时,大家就起哄乱叫,这是我们清中学生最早接受的西方文化吧。”
      “在学校几乎感受不到当局的什么影响,民主自由的风气很浓。我记得校庆时演了“黄河大合唱”,以后还演了《雷雨》、《万元钞票没人要》等抨击时弊的歌,在校园内广为流传。以后知道有些歌是在解放区唱的。”
      很快,东北清华中学的教学水平被鞍山人的认可,一位老师曾撰文回忆说:“因为学校要收学费和伙食费及米,当地人认为贵了。但后来发现学校素质较当地他校为高,因此传出清华中学念一年顶他校二年之说。第二学年招来的学生往往是小学毕业班之前几名。”而民主思想的传播,使得该校在鞍山解放前后参加革命的师生,在鞍山各中学中人数最多,比如,一个叫赵文光的学生在鞍山解放后参军入伍,最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炮兵部副部长……
     (小标)秀才参加了革命
     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很快——1948年5月4日,“东北清华中学”与当时的“省立鞍山工科职业学校”、“省立鞍山女子中学”、“私立文化中学”三所学校联合组成“新华中学”,校长由辽南专署专员刘云鹤兼任。
     “新华中学”成立后,第一次面向工农兵敞开大门,共招收学生1400余名。学校设工科、文科、师范、初中四个部,共28个班级。学校分南北两部,南部为高中班,北部为初中班,教师大都为“辽海鞍教师训练班”(1948年3月成立)人员。多年后,该校部分学生回忆:“当时,主要是上政治课和文化课,向学生宣传解放战争形势和党的政策,进行革命的启蒙教育。”
     1948年7月,辽沈战役前夕,遵照上级战略部署,新华中学百余名师生随辽南一专署撤离鞍山,奔赴岫岩。据一本名为《“黑棉袄”革命回忆录》记载:“那天下午,撤退人员每人分带两块玉米饼子便伧促上路,这支师生队伍,年龄大的五十多岁,年龄小的才十三、四岁,男男女女一夜不断地喊着‘向前传,加速度!’许多人边走边睡,有的不小心滑进路沟里才醒来。天亮后过了南台,地上有匪特干扰,天上有敌机扫射。这支连乏带困的队伍把生死置之度外,加速前进,清晨八时,到了海城东南园子。在这里稍事休息和整顿,分批陆续到了岫岩。”在海城南园子,大家还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辽南一专署派车专程送来了过节的物资,肉、鱼、面齐全。海城县人民政府送来了不少梨和苹果,每人分发两块月饼。专署领导杨克冰大姐来看望大家,到每个人的睡铺前问寒问暖,她说‘欢迎你们这些秀才参加革命!’”
      7月15日,师生们撤到岫岩,随即,大家利用运来的图书和仪器,又编写了临时教材,开始上课。虽然这时的条件十分艰苦,但师生们想尽办法克服困难。“上课之余,大家组成新华工作团,分组下乡,动员农民组织担架队、大车队上前线,协助解放军后勤部门运送物资到前线。师生们还到岫岩街头宣传解放战争形势,同当地群众一起扭起秧歌,同唱‘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等革命歌曲。”11月,辽沈战役告捷,东北全境解放。于是,师生们从岫岩返鞍复课。由于返鞍时师生们普遍穿着“黑棉袄黑棉裤”,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黑棉袄”。
      1950年3月,新华中学撤销初中部,定名为“鞍山市第一中学”,由时任鞍山市市长的刘云鹤继续担任校长。此后,“鞍山市第一中学”有了一系长足的发展:1978年,鞍山一中成为辽宁省重点中学;2002年,鞍山一中被命名为辽宁省首批首家示范性高中;2005年,鞍山一中迁入新校;2010年--2011年,鞍山一中被清华大学确定为自主选拔“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质和优质生源基地;201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鞍山一中校长周兴国获邀出席……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鞍山一中重新将校训确定为“礼健智诚”,一中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采用礼健智诚这四个字,既体现了一中的历史传承性,又准确地表达出学校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成材。”
       ……
      从1923到2013,90年,历史的一瞬,却已改天换地!

核发:admin2 点击数:2043 收藏本页